漫话犀角杯

2007-11-23


文/王晋苏

自古以来,犀角就被视作是辟邪稀罕的灵物,受到世人的追捧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记载有:入药惟犀生者为佳。犀角的灵性加之被认定具有解毒解热的药用功效,一直以来,犀角就被奉为最珍贵的牙角材料之一。
随着中国与南亚、非洲各地的经济、文化交流日益平凡,特别是明代以后,中外贸易变得空前频繁,犀角从世界各地不断输入中国,数量的增多,也使得这种一直以来被尊为药中灵物的犀角,开始广返得到认可,并受到藏家的钟爱。
犀角雕刻艺术从明代开始,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,能工巧匠各显其能,他们根据犀角特有的造型姿态,表面的纹理,精雕细琢成一件件奇巧精美的杯、盒、扇坠及发簪、印章等,犀角雕刻与竹、木、金、玉的雕刻艺术一起,都被视为艺林珍赏之品,其中以犀角杯最负盛名。从最早的文物鉴定著作《格古要论》中的记载看,明代以来江苏一带犀角雕刻工艺逐渐兴起,其中著名的犀角雕刻大师有鲍天成、濮仲谦、尤通和尚等等,他们雕刻的犀角杯设计奇巧,工细绝伦,是当时世人追捧的艺术珍品,然而明代名家的犀角杯作品,最终传世的毕竟不多,上乘作品更是凤毛麟角,如今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犀角杯,个个都堪称精品。
犀角杯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,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犀角的材质,和犀角所特有的树干质感的扭曲、虬劲等特征,制作雕刻成一个个工艺精湛,玲珑精巧的犀角杯。并在犀角周身表面,甚至内壁上雕琢山水、松石,意境幽远古韵。大师的艺术气质和灵感,在犀角杯身方寸天地中,抒发得淋漓尽致,而且杯身的雕刻技法各有不同,深雕、浅雕、镂空雕等疏密有致,使得每一件犀角杯上的纹饰,都包含各自不同的意境。
经历明代的繁盛,犀角杯逐渐成为艺术品中独特的一支,它瑰丽蹊跷的造型不仅深得世人喜爱,而且犀角中蕴含的尊贵之气,更使得犀角杯成为宫廷贵族中的不可少的藏品。
在清朝中期,各地进贡皇宫的珍宝纷繁多样,其中以玉器最多,清朝时那些精雕细琢的玉器,纹饰繁缛,陈旧复古,并无太多新意,据说乾隆皇帝曾一度对此非常厌倦。偏偏犀角杯浑厚苍深的古色古韵令乾隆皇帝龙颜大悦,犀角杯这种看似仿古的质感,却实出天然的姿态,是玉器瓷器难以比拟的,所以,乾隆皇帝在位期间,犀角杯的收藏可以说在清宫中成了蔚为一时的风尚。
清朝的犀角杯,比起明朝时期,不仅在雕刻工艺上更为精细,考究。在杯身所刻题材纹饰上更是讲究颇多,各成体系,有的大师钟情山水清涧,诗境古韵,便在杯身雕绘碧波松石,荡舟垂钓,一种闲暇,一种豁达的情绪跃然杯中。有的则心怀社稷,对江山一统胸中激昂,往往就会在杯身上雕刻螭龙苍劲,凤戏云端等象征皇权的形象。值得一提的是以龙为题材的犀角杯,则主要由清宫造办处工匠雕刻而成。
同时,犀角杯历经几百年繁盛,在图案的构成上,也更注重运用疏密、繁简、动静的对比,大小及深浅的对比,图案式表现手法,既有典型的蟠螭、兽面、几何纹,也有写实性的云水、龙凤纹,结构与形象,而且刻画对象更加主次分明,形象生动,线条流畅,整体感更为强烈。
从明代到晚清,几百年间,小小的犀角杯由简而繁,经历了由质朴到奢华,再到对艺术境界的捕捉与探寻的蜕变,它们已不仅是一个个工艺大师手中雕刻出的艺术灵感,更充满了一种艺术在时代历程中的深刻烙印。而且令人欣喜的是,由于犀角坚韧耐磨的特性,使得犀角杯易于收藏保存,如今,他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,它珍贵的材质,精美的雕工,充满深意的文化内涵,使得犀角杯成为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,在国外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中长盛不衰。
杯中自由乾坤,小小的藏品折射出的,是浩瀚苍茫的文化底蕴,寥寥数语难尽犀角杯的奥妙。就让我们走近犀角杯,细细品味,近距离的解读那种深远缥缈,而又真实可以触摸的意境。
“明 犀角雕螭龙秋葵纹杯”,整个杯身犹如一只悠然行驶于江面的小船,它色泽深沉,光亮的表面褐色中微微泛红,好似包有一层亮浆,这是由于经过收藏家长时间的把玩,犀角自然的色泽变得更加厚重。
杯身上的刻绘的纹饰是高浮雕的秋葵纹饰,由于秋葵花开艳丽,所以自古这种花就是观赏装饰的佳品,仔细辨认下,遍布犀角杯杯身的秋葵花是一朵完整的花形,整朵花花瓣硕大,或分或叠,浑然浮现于杯身,在杯柄处还有镂空的枝干,自然而实用,又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犀角润泽的质感。
秋葵纹稀疏出点缀这几条攀爬虬曲的螭龙,螭龙与秋葵缠绕叠加,却又层次清晰,整体连成一气,又互有动静。充分彰显犀角特有的造型魅力,和工匠的匠心独具。
杯口沿处篆刻有一圈字,字体隽永古韵,文辞华丽,与犀角杯特有的深沉意蕴结合,浑然一体,可以想象到,用这只犀角杯盛酒畅饮的闲适与豁达。
“清 犀角雕松舟垂钓杯”,从整体看去,杯身造型瑰丽中充满动感,精湛的雕刻工艺遵循犀角自然的形态,除了运用深浅浮雕外,并无过多的镂空修饰,整只犀角杯于雄浑中透露着奇险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,垂钓不仅仅象征着一种闲适,它自古就是一种意象,指代那些在大自然中过着淡泊生活的智者,犀角杯上的雕刻采用松舟垂钓的题材,即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,那种向往于自然空灵,远离社稷的淡薄心境。
杯身上松石交映,雁翔云端,深浅浮雕或镂空而成的画面浑然一体,杯口上别具匠心地雕刻着两条螭龙,螭龙在云间嬉戏翻腾,充满情趣。一件象征尊贵的犀角杯,不仅体现着一种生活品位,更是持杯者内心的一种延伸,一种释放。
“清早期 犀角雕松涧人物杯”,超脱于市井之外,指点江山于山涧之中。这种脱俗不凡的生活,正是中国古代多少文人雅士一生的追求,这件犀角杯上,松间流云浮现,远处宽阔的江面船舶隐现,那种飘渺的感觉与文人追求的意境,极为贴切。
船上的人物形象雕刻非常精细,有的甚至只有几毫米,却丝丝入微,形象姿态非常精到,山路,骑马人,近处的松枝,远处的江面,画面远近层次充满立体,雕刻在犀角杯上,加深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。山路松石间寺庙禅房若隐若现,犹如仙境一般。杯上题字“生涯一片青山”,文字中流露出的淡薄清雅,和杯身上的浮雕景致非常贴切,可以想象到,几个世纪前一个怡然的午后,持杯者手捧香茗,恬静中蕴涵着高雅尊贵,这种闲赋雅趣的性情,映衬着犀角浑厚的色调,变得真切自然。
正如唐代韩愈《马说》中言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怀才不遇,他们大多寄情山水,过着隐士生活。伯乐相马也就成为多少志士抒发胸臆的题材。
“清早期 犀角雕伯乐相马图杯”,这件清代的犀角杯上雕刻的正是这种广为流传的故事,松间林荫下,两个人坐在嶙峋的树干上,品头论足。身旁远近各五匹马,它们姿态各异,有的回首相望,有的蜷在地上,有的只露着半个身子藏在林间,情趣昂然。在清朝文人志士已不再逃避社稷,他们渴望施展自己胸中志气,在“不拘一格”降人才的清初,统治者更是求贤若渴。因此,这件清代的犀角杯上雕刻题材虽然古老,但充满着向上的活力,伯乐松间品头论足,怡然自得的神态,和五骏马嬉戏的场景雕刻的浑然一体。
这件犀角杯上不仅雕刻题材引人入胜,雕工的细腻更是一绝。镂空的松枝树干,恰倒好处的点缀在杯身杯口处。使得整只杯,雍容而不繁杂,伯乐的姿势,骏马的形态各具特点,体现了雕刻者细腻的洞察力,是一件内涵和工艺都难得一件的犀角杯珍品。令人回味,深思。

2002-2021 Beijing Hanhai Auction Co.,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ICP备12043782号-2 翰海经营许可证号:110104115987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1800   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雅昌艺术网

访问量:144

链接链接链接链接链接bxbxbx888永久免费网站精品亚洲大片精品免费看链接